解不能放在紙上,應該放在玻璃器皿里。

3.現象描述:鐵絲在氧氣中燃燒,火星四射,生成黑色固體(不可以說出生成物名稱)。硫在氧氣中燃燒,發出藍紫色火焰;在空氣中燃燒,發出淡藍色火焰,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。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。木炭燃燒,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氣體。

4.性質與用途:氧氣能供給呼吸,用于醫療急救。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,用于冶煉金屬。石墨具有導電性,用于制作電極。稀有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,可作電光源。(類似的知識點很多,如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,常用作保護氣)

5.化學用語中數字“2”的含義:符號前面,表示粒子的個數(元素符號前面,表示原子的個數,如2H;分子符號前面,表示分子的個數,如2H 2 ;離子符號前面,表示離子的個數,如2OH - )。元素符號右下角,表示粒子中原子的個數(如SO 2 中2,表示一個二氧化硫分子中有2個氧原子)。元素符號右上角,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(Mg 2+ 中2,表示一個鎂離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)。元素符號正上方,表示元素的化合價。

6.事實解釋:聞到花香,是因為分子是不斷運動的。作物生長不茂盛,葉色發黃,是因為缺少氮肥。用洗潔精清洗油漬,是因為洗潔精的乳化作用。常用醋酸和鹽酸除水垢,因為水垢與酸(H + )反應。

7.金屬活動性:跟酸反應,金屬就在(H)的前面,不反應就在(H)的后面。前面的金屬能把后面的金屬從鹽溶液中置換出來。不能置換的話,金屬就沒有鹽溶液中的金屬活潑。

8.離子共存:找出那些能產生沉淀、氣體、水的離子組合。如果溶液是無色的,還要找出有顏色的離子(如銅離子、亞鐵離子、鐵離子)。

9.化學式談組成、構成: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(元素可以講種類,不能數個數)。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。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,除了二氧化碳、一氧化碳、碳酸鈣,雖然含有碳元素,但不是有機物。元素質量分數=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×原子個數/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。

10.知識歸納:稀釋濃硫酸的正確操作,先在燒杯中盛放水,后將濃硫酸慢慢注入水中。常用鋼刷擦洗鋁制品是錯誤的,會破壞鋁制品表面的保護膜。甲醛致癌、霉變食品不能食用。

11.實驗方案:碳酸鈣高溫分解。粗鹽提純步驟,溶解、過濾、蒸發結晶。甲烷燃燒產生二氧化碳和水,氫氣燃燒生成水,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。

12.溶解度曲線:根據圖像上的點來分析。(飽和溶液問題、結晶問題、溶質質量分數問題)

13.推理: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。人類利用的能量除了化學反應,還有核能、風能等。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,不能用木炭、硫磺等物質代替紅磷。

14.圖像分析:注意橫坐標和縱坐標,注意變化起點、拐點、終點。氧化鈣和水反應,消耗水,水中溶解的氫氧化鈣不斷變少。等質量的酸完全反應,產生等量的氫氣。濃硫酸敞口放置,吸水,溶質質量分數變少。酸溶液加水,酸性變小,pH變大,永遠小于7。(堿類似)

15.質量守恒定律:分析質量變化。

16.基礎知識羅列:氧氣是能夠支持燃燒的氣體。氨氣溶于水,生成氨水,是常見的堿。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物。碳酸氫鈉可治療胃酸過多。

元素周期表中一格、原子結構示意圖分析:原子質子數=電子數。質子數>電子數是陽離子,質子數<電子數是陰離子。確定化合價:利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.

17.實驗題:檢驗氧氣收集滿的方法:(不同于檢驗氧氣的方法)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,木條復燃,說明已收集滿。長頸漏斗下端管口要伸到液面以下。

18.綜合題:稀溶液質量×溶質質量分數=濃溶液質量×溶質質量分數。過濾使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、玻璃棒、漏斗。兩個方程式,碳酸鈣+鹽酸、氫氧化鈣和鹽酸。

19.探究題: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的實驗現象,紅色固體消失,溶液呈棕黃色;銅和稀鹽酸不反應,實驗現象為無明顯現象。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:先通一氧化碳目的是排盡裝置里的空氣,防止爆炸。現象是紅色物質變成黑色。吸收二氧化碳用氫氧化鈉溶液。沒有尾氣處理的危害:沒有反應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氣。鐵架臺的防銹措施:刷油漆。(具體問題具體分析)。生鐵的含碳量大于鋼,生鐵的硬度大于純鐵。合成材料:塑料、合成纖維、合成橡膠。

20.計算:取值范圍問題往往是“極值法”(特殊值法、不純問題當純算)。氧化銅和硫酸反應,銅與稀硫酸不反應。圖像中,加入氫氧化鈉溶液0到10 克,固體沒有增加,是因為“酸堿優先”,氫氧化銅與過量的稀硫酸反應。

中考化學方程式及現象匯總,建議收藏!

中考化學復習基礎知識點總結

中考化學解題技巧及說明,一定要看

中考化學復習:溶液知識點梳理

中考化學金屬和金屬材料考點梳理